在武漢,有這樣一位外科醫生,從醫25年來,每次接診病人時,不僅會耐心而細緻地向患者講解病情或手術過程,為了讓溝通更直白,他還養成了一個習慣:一邊講一邊畫,猶如一名“速寫師”。25年來,“速寫師”畫了萬餘張草圖,為患者講解病情。(4月8日《楚天都市報》)
  人民網2月25日報道,網友@汛兒在微博上說,大學同學為了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學會微信,專門自製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手繪本,感動了無數網友,有網友稱贊其為“中國好兒子”。荊楚網3月17日報道,武漢輕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大三女生李曉倩,帶上親手繪製的QQ使用說明書,踏上了回老家河南平頂山的火車。這份手繪說明在同學中廣受好評,被贊很萌很有愛。
  無獨有偶。“速寫師”25年來畫萬餘張草圖為患者講解病情,不僅受到同事認可,而且得到患者稱贊。記得今年兩會上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,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,80%的原因是沒有或者極少溝通。兩相對照,筆者在想:醫生都如“速寫師”,醫患關係必和諧!
  “如果你是對的,就要試著溫和地讓對方同意你;如果你錯了,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。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。”美國人卡耐基這句話,道出了溝通的重要性。溝通是人與人增進感情的有效途徑,更是醫患間產生信任的基礎,正如“速寫師”所言:“儘管醫生都很忙,但多花點時間與患者溝通,值得。”
  近年來,醫患之間因溝通不暢導致的矛盾甚至衝突時有發生,其中部分導火索就是醫生對患者缺乏耐心,讓本就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,心理上承受的壓力與恐慌難以緩解,從而引發不必要的誤會。當下頻頻爆發的暴力傷醫事件,暴力實施者自然是罪魁禍首,而作為處於強勢地位的被害者的醫方,是否也有那麼一丁點不是做得盡善盡美呢?
  人之初,性本善。人心都是肉長的。倘若醫方對患者多一些關愛和溫馨,少一些傲慢和不耐煩;倘若患者對醫方多一些信任和理解,少一些推測和猜疑,醫患雙方還會勢不兩立嗎?而要做到這樣,溝通是最重要的一環。
  建設和諧醫患關係,需要醫方放下架子,主動與患者溝通,做患者的傾聽者;需要患者莫以最壞的惡意揣測醫方,相信醫者仁心和人間真情;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“醫患一家人、醫患一家親”的濃厚氛圍。
  文/毛開雲  (原標題:都如“速寫師”,醫患必和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h92yhxf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